快讯
2021
04-02
(1)土壤和地下水中DNAPL污染成因
一般将密度大于1.01g·cm-3且在水中溶解度小于20g·L-1 的有机污染物称为DNAPLs。通常DNAPLs发生泄漏后,会在重力作用下迁移进入土壤及地下水。若泄漏量较大,DNAPLs可以穿过整个非饱和带到达饱和带,在迁移途中亦会残留在非饱和带土壤中。到达饱和带的DNAPLs会缓慢溶解于地下水并随地下水流动而形成污染羽。由于密度比水大,DNAPLs在饱和带中可继续向下迁移,但速度放缓,直至到达含水层底部。含水层底部的DNAPLs较难发生垂向迁移,积聚后会向周边扩散。隔水层表面“走势”对DNAPLs的迁移与分布至关重要。对于被DNAPLs长期污染的地块,污染源及污染羽中弱透水介质内也会富集一定数量的DNAPLs。当地下水中溶解相DNAPLs浓度下降时,这些富集DNAPLs的弱透水介质会不断通过反渗透作用向地下水中释放污染物。
(2)DNAPL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特点
DNAPLs进入地下环境后的行为主要包括迁移、相间分配(液相、吸附相、气相)及自然降解3个方面。由于其密度大于水,DNAPLs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以垂向向下为主的迁移。在迁移过程中,DNAPLs会通过溶解进入液相和挥发进入气相而形成污染羽,污染范围显著扩大。对于未经人为调控的DNAPLs污染地块,DNAPLs的自然降解速度非常缓慢(如PCBs的半衰期约为40a)。在实际案例中,准确掌握污染地块的DNAPLs分布特征有助于降低修复成本,提高修复手段的针对性,对修复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。
土壤和地下水中DNAPL的运移
The End
土壤修复
华清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国家标准,专业从事环境土壤修复。业务涵盖: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,有机土壤污染修复,农田改良及修复,矿山修复,地下水修复,建设用地土壤修复。公司持续注重自身科技实力的提升,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的合作,承担了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重点科研课题,确立了公司在环保修复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查看详情>>